(通讯员 肖谭楚迪 吕胜宇)10月11日上午,由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办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沙龙第二期在中和楼611会议室举办。沙龙以“湖南省非遗活态传承文创产品创新方法研究探索”为主题,通过学术论文分享会的形式,共话湖南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非遗文创的创新。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郑燕虹教授,湖南省非遗影像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余青教授,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基地助理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蜜,旅游学院旅管系主任罗文斌副教授,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耀光等出席活动。沙龙由英国立博中文版官网副院长杨安主持。
活动中,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郭竞之以“湖南省非遗活态传承文创产品创新方法研究探索”为题,分享了湖南省非遗活态传承主题调研的选题背景、调研思路。她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女书为例,围绕“文化创新活态保护”和“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两个关键词,初步总结出了“直接运用”“重构表达”“结合潮流”等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的方法。
郑燕虹教授结合湖湘文化高质量走出去这一问题,指出女书等非遗文化在当代的深刻价值和意义。她肯定了郭竞之和相关课题组同学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和调研初步成果,并就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方法和研究途径提出了观点。她鼓励广大师生以沙龙为平台,加强学科间交流合作,收获实践经验。
吴余青教授介绍了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非遗项目的研究经验和论文撰写经验。她表示,新鲜的观点是学术创新的第一步,传统文化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基因。女书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对其研究过程中,需要看破表象、深入内核。
罗文斌副教授回忆了自身开展女书文化传承的科研工作经历。他从文旅融合的视角,以故宫文创为例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思路:一是要加强创新,持续推进活态传承;二是要跨界联动,推进学科间的多元互动。
在交流环节,调研团队成员、美术学院本科生王小艺分享了关于花鼓戏、民族服饰等推广方面的思考,结合博物馆的参展经历提出了“宜家模式”非遗展览厅的设计灵感思路。
此外,参与沙龙的专家教授和来自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们就传统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文创产品的创新、非遗文化多维度传承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据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沙龙由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基地主办,沙龙聚焦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促进校内人文、社科和艺术等学科领域之间的师生对话交流。